案例中心

陈梦卫冕巴黎奥运后直言:不想退役,奥运赛场是最幸福时刻

2025-07-08 1

在近期播出的综艺节目《是女儿是妈妈》中,刚刚成功卫冕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冠军的陈梦,首次公开回应了关于退役的争议。她坚定表示:“如果还能有一次奥运会的机会,我不想退役。站在奥运赛场上的每一刻,都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候。”

一、奥运赛场承载热爱与荣耀

作为国乒女队 “三朝元老”,陈梦在巴黎奥运会以 31 岁的年龄再次登顶,成为继邓亚萍、张怡宁之后第三位实现奥运女单两连冠的选手。这枚金牌背后,是她从东京到巴黎五年间的伤病与质疑 —— 东京奥运会后,她因状态下滑一度陷入舆论漩涡,甚至被调侃 “半格电量” 作战。但在巴黎周期,她通过技术打磨和心理调整,以 “冲击者” 姿态重新崛起,决赛中面对世界排名第一的孙颖莎,以 4-2 的比分复刻东京传奇。

“每一次站上奥运赛场,我都能感受到纯粹的热爱。” 陈梦坦言,即便父母和亲友多次劝她 “功成身退”,她仍割舍不下对乒乓球的执着。这种热爱,从她 5 岁练球时的专注,到 31 岁赛场的从容,始终未曾改变。

二、暂别国际排名,并非告别赛场

值得关注的是,陈梦在巴黎奥运会后宣布退出 WTT 国际排名,这一决定引发外界对其退役的猜测。但她在节目中明确表示:“退出排名是为了调整身体状态,并非退役。” 由于 WTT 新规对无故退赛的高额罚款(单场 5000 美元),加上巴黎周期积累的伤病,她选择暂时远离国际赛事。

目前,陈梦仍保持系统训练,并计划参加 2025 年世乒赛冲击大满贯。她透露,退役后的规划包括发展乒乓球学校、尝试滑雪等新运动,但现阶段的重心仍是 “享受打球的过程”。

陈梦卫冕巴黎奥运后直言:不想退役,奥运赛场是最幸福时刻

三、老将精神激励新生代

在竞争激烈的国乒女队,陈梦的坚持具有特殊意义。她用两届奥运会冠军证明,年龄并非阻碍运动员突破的鸿沟。巴黎奥运会前,面对孙颖莎、王曼昱等新生代的冲击,她以 “稳定性” 为武器,仅输掉一场外战便锁定单打资格。这种 “负重前行” 的态度,不仅赢得队友尊重,更成为年轻选手的榜样。

正如她在节目中所说:“运动员的黄金期很短暂,但热爱可以延长它。” 陈梦的故事,或许正是对 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 —— 更团结” 奥运精神的最佳诠释。

球探官网